(二)磷酸二酯酶I
1.解读材料。Leptographium procerum来源的磷酸二酯酶I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三)脂肪酶
1.解读材料。法夫驹形氏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来源的脂肪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甘油三酯的合成。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四)羟基香茅醛
1.解读材料。羟基香茅醛申请作为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美国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欧盟委员会等允许其作为食品用香料使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B.1食品类别除外),改善食品的味道。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五)2’-岩藻糖基乳糖
1.解读材料。2’-岩藻糖基乳糖申请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2’-岩藻糖基乳糖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母乳中一种主要的母乳低聚糖。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要求执行。
(六)低聚果糖
1.解读材料。低聚果糖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允许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的低聚果糖是经来源于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的β-果糖基转移酶作用制得的营养强化剂新品种,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与GB 14880中已批准低聚果糖的规定一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低聚果糖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强化食品中低聚果糖的含量。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要求执行。
(七)可得然胶
1.解读材料。可得然胶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果酱、植物蛋白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调制稀奶油(食品类别01.05.03)和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食品类别16.05)。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增稠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具体规定”。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用于调制稀奶油(食品类别01.05.03)和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食品类别16.05),改善产品感官品质和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可得然胶》(GB 28304)。
(八)甜菊糖苷(酶转化法)
1.解读材料。甜菊糖苷(酶转化法)已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第2号公告中,允许用于调制乳、风味发酵乳、胶基糖果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及相关公告中已批准甜菊糖苷的规定一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甜菊糖苷(酶转化法)作为甜味剂用于多种食品类别。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4mg/kgbw(以甜菊醇当量计)。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改善产品口感、替代蔗糖。其质量规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第2号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三、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解读材料
(一)聚异丁烯
1.解读材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黏稠状液体,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酸,可溶于脂肪烃、芳香烃等有机溶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等多种塑料材料及制品。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南方共同市场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一种增韧剂,可提高黏合剂在低温下的黏结性能。
(二)异丁烯与丁烯的共聚物
1.解读材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黏稠状液体,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酸,可溶于氯代烃等有机溶剂。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聚乙烯(PE)塑料材料及制品。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南方共同市场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一种增韧剂,可增强黏合剂在低温下的黏结性能,改善弹性模量,增强密封性能。
(三)丙烯酸与乙烯聚合物的铵盐
1.解读材料。该物质的水溶液在常温下为半透明或乳白色。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黏合剂。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添加剂,可使纸张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持良好的热封性,同时增强纸和纸板的防油性和防水性。
(四)氯化-N,N,N-三甲基-2-[(1-氧合-2-丙烯基)氧乙铵]与2-丙烯酰胺的聚合物
1.解读材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透明澄清液体,可溶于水。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15%。本次申请将其最大使用量提高到0.6%。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6%。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助留剂、干强剂用于纸和纸板材料的生产,可以提高造纸的留存率和纸张强度。
(五)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与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醇酯的聚合物
1.解读材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欧盟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南方共同市场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为食品接触用塑料的基础树脂,用作固定化酶的载体。该物质溶胀度较低,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
(六)2,6-萘二甲酸2,6-二甲酯与1,4-环己烷二甲醇、1,2-乙二醇、2,2'-氧代双[乙醇]和β3,β3,β9,β9-四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乙醇的聚合物
1.解读材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固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第6号公告已批准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在70℃≤T≤100℃、t≤1h及T<70℃、t≤2h条件下接触液态乳。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接触所有食品类别并提高使用温度、延长使用时间。欧盟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和瑞士联邦政府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接触所有食品类别、无使用温度和时间限制。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下有较好的形状保持率。
(七)以氮气和金属铬为原料的氮化铬
1.解读资料。该物质为附着在金属基材上的银白色覆盖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荷兰卫生福利和运动部均允许该物质作为新材料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接触用新材料,可提高金属基材表面硬度并赋予金属基材一定的不粘性。
相关链接: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来源: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
相关阅读:
旭梅科技香精香料GMP洁净工厂及实验室项目
杭州杭曼香精研发生产GMP车间项目
上海传味生物科技SC级食品净化车间&生物实验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