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阶段是污染预防的 “源头设防”。这一步要像绘制作战地图一样,预判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污染路径:原料进入车间的路线若与成品出库路线交叉,就可能埋下交叉污染隐患,因此必须设计成两个独立闭环,比如肉类车间的原料解冻区与熟食包装区需分处车间两端,通过不同的通道连接;即食食品的灌装环节最易受微生物侵袭,所以要将其安置在车间最内侧,通过三重缓冲(更衣缓冲、风淋缓冲、物料缓冲)形成 “污染隔离带”,确保外部空气无法直接进入。同时,还要根据食品特性预设环境参数,比如乳制品车间的发酵区需稳定在37℃±1℃,灌装区则需控制在8-10℃,这就要求提前规划好空调系统的分区送风路径,通过风管走向与风口布置确保各区域温度均匀无死角。针对烘焙车间的起酥油加工区,需单独设计局部排风系统,避免油脂蒸汽在车间内凝结后滋生霉菌,这种前置设计让污染预防从一开始就有明确方向。
建设施工阶段是将污染防线 “实体化” 的过程。墙面选用防霉彩钢板时,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抗菌性(如添加银离子抗菌层),更要注重安装时的接缝处理,采用食品级硅酮密封胶连续填充,圆弧过渡设计的半径不小于50mm,能避免清洁死角,让细菌无处滋生;地面铺设环氧自流平时,要确保整体无缝且带有 1.5%-2%的坡度,既方便高压水枪冲洗又能快速排水,墙边的挡水沿高度设置为10-15cm,像一道 “护城河” 防止污水渗透到车间外的非洁净区。生产设备的安装也暗藏污染预防逻辑,与地面保持 30-50cm 间隙,便于清洁机器人深入清扫,传送带接口采用圆弧过渡的焊接工艺,避免物料残留变质,特别是肉类分割台的边缘需打磨至Ra≤0.8μm 的粗糙度,防止肉汁渗入缝隙。管道安装同样严格,与食品接触的不锈钢管道内壁需电解抛光,焊接采用自动氩弧焊并做内窥镜检测,确保焊缝光滑无毛刺,每一处施工细节都是在为后续的污染防控打基础。
CEIDI 西递在某饮料灌装车间项目中,通过 “分区净化 + 智能监控” 设计,在洁净灌装区采用独立空调系统,结合在线温湿度、压差监控,使车间微生物合格率提升至 99.8%,同时通过变频控制技术使空调系统能耗降低15%,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食品车间净化工程的每个阶段都承载着污染预防的使命,从规划到运维,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污染防控闭环。CEIDI 西递打造的正是这样一套全生命周期的污染预防体系,通过精准匹配不同食品的特性与风险点,让食品在生产的每一刻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安全守护,最终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 “零污染” 保障。